5月28日,驻伊拉克大使崔巍在伊最大官方报纸《晨报》发表署名文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引领中伊合作的光辉旗帜》,全文如下:
当前,我们正前所未有身处一个矛盾集中的世界,既面临巨大的挑战,又充满无限的希望。人类已经站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团结还是分裂,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面对抉择,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世界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中国方案”。
春华秋实,十载有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2023年末,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的主线。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工业革命以来,中国和广大亚非拉国家面对西方现代化代差的碾压,曾饱受“落后就要挨打”的苦楚。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突破西方式现代化的窠臼,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走上了一条更为理性、更为人文、更为光明的现代化道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智能终端、机器人等成为“中国制造”新的代名词,中国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新兴领域开拓前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产供链创新链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在推动世界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更加合理均衡缝补。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对世界增长贡献率接近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愿景规划、价值追求和实现路径等多个维度高度契合。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必然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当前,伊拉克正处于国家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中方愿同伊方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助力伊拉克走上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十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双边到多变,从区域到全球,从卫生健康到网络、海洋,中国已经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领域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大决议,以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和宣言。
十年来,中国外交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蓬勃发展,丰硕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三大全球倡议”稳步走实,全球发展倡议200多个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全球安全倡议明确20多项国际安全重点合作领域,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外交坚定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促成沙特伊朗复交、带动中东“和解潮”,在巴以冲突等问题上坚持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十年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下,中伊战略伙伴关系巩固发展,务实合作硕果累累。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和苏达尼总理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期间成功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就深化中伊各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国和伊拉克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站点,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再次联结起来,成为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已成为伊拉克最大石油买家,伊是中国在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贸易额从2015年的206亿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497.4亿美元。中国企业参与的鲁迈拉等油田项目有力保障伊石油稳产增产,承建的华士德电站等项目为缓解当地“电荒”发挥重要作用,1000所学校等民生项目顺利推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各国共同掌握人类的命运、创造世界的未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实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我们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各国都要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合作共赢,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我们主张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失衡问题,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反对损人利己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主张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中伊都主张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外部干涉,长期以来在涉及各自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给予坚定支持。中方将继续支持伊方开展经济重建,积极参与伊“发展之路”计划,帮助伊方恢复工业、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方赞赏伊方支持、促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集体合作,愿同伊方一道落实好首届中阿峰会各项成果,助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我坚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引领下,中伊双方将携手努力,增进政治互信,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三大倡议”为战略引领,不断深化中伊战略伙伴关系。